close

知識問題|羅馬帝國的興起及滅亡?

發問者: 高雄小King ( 初學者 5 級)
發問時間: 2005-10-11 21:28:34
解決時間: 2005-10-16 12:20:03
解答贈點: 10 ( 共有 0 人贊助 )
回答: 2 評論: 0 意見: 7
[ 檢舉 ]
網友正面評價
83%
共有 18 人評價
能問一下,羅馬帝國的建立到滅亡是什麼時候到什麼時候,

建立的君主又是誰?後來分割出什麼國家?

若有詳細資料請PO上網址喔~!!

謝謝~

最佳解答發問者自選

回答者: 陞陞 ( 大師 2 級 )
回答時間: 2005-10-11 21:30:18
[ 檢舉 ]
古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
古羅馬帝國的衰弱的原因就很多了,最主要是後期的權力鬥爭,分裂成東西羅馬帝國!!古羅馬帝國滅亡!!!而西羅馬帝國不久也被蠻族給滅掉(西羅馬帝國滅亡及其重要:A.D.476 年日耳曼人入,.A.D.486年,原居萊因河口一帶的法蘭克人( Franks)克洛維(Clovis)擊敗西羅馬帝國最後一個高盧總督塞阿格利斯 (Syagrius),取得高盧統治權,勢力擴展至Gaul中部,於萊茵河下游建立法蘭克王國,此即法蘭西王朝的開始。導致西羅馬帝國滅亡,並進入歷史上的黑暗時代。),東羅馬帝國雖然多屹立了約一千年之久也於1453年5月29日被鄂圖曼(翻譯不同)土耳其帝國滅亡,而神聖羅馬帝國也因為拿破崙的關係宣告解散!!(1806年八月一日,拿破崙一個通告,使歷時千載的神聖羅馬帝國不得不宣告解散。)

羅馬在一百多年中,由一個小城邦擴展成君臨地中海沿岸各地的大國,充分表現了拉丁人剛毅不拔的精神,但這種過分快速的擴展,卻也替羅馬帶來了許多難題。
A.社會問題:羅馬征服各地所沒收的土地,除一部份分給貧苦公民,藉此提高其從軍熱情,一部份標售出賣,但因大部份放領的公地與出售的土地最後都落入貴族手中,所以貴族隨國家勢力的擴張,後來均成為田連阡陌的大地主。又因稅務包商制度,承包商向政府繳納一定數額的金錢後,即可在承包地區從事無限制的搜刮,在外獲得鉅額財富後,回到義大利半島大置田莊,產生另一批新的大地主,又都購買大批戰俘為奴隸,耕種其大田莊,所以原有小農備受壓迫,失業破產形成嚴重社會問題,土地問題因此成為內戰的導火線。
B.政治問題:因為執政官原由每年公民大會選舉產生,而享有公民權的拉丁人出外遠征或遷居外地,無法回來參加公民大會,所以許多具野心的政客即乘機起來,利用種種卑鄙手段,收買選民,操控選舉,甚至各樹黨派,互相攻訐,政治風氣日趨下流。加上羅馬人在各省任意收稅、貪污成風。因而開始相繼發生不少戰亂,如:奴隸戰爭(B.C.73斯巴達喀叛亂一年多,由七千人至七萬多人,最後六千人被集體處決)、社會戰爭以及黨爭。
C.社會問題:家庭制度破壞,上層奢靡,破產小農聚居城市,奴隸制度興起。
D.文化方面:頹廢的希臘文化、個人主義,腐蝕了羅馬的精神
參考資料:http://homework.wtuc.edu.tw/~wenlurg/forghis/0220-1-7-d.htm
百年戰亂(A.D.184~A.D.284):
a.奧古斯都上承五百年來共和傳統,一切措施仍披上共和的外衣,如政令多假手於元老院之通過而施行,因此奧古斯都對於帝位繼承不敢明令規定世襲,帝位究竟由世襲或選舉產生,一直無法得一定論。
b.奧古斯都因推行和平政策,將重要軍隊調駐於邊境,另立近衛軍保護羅馬及義大利半島,其主要任務在求皇帝個人的安全,日久生頑,不僅狐假虎威、魚肉人民,且日趨跋扈,操縱帝位繼承,成為禍亂之源。
c.共和時代的社會問題未能徹底解決,貴族生活奢靡,金錢外流,幣值日落,而影響民生,加以重兵在外,形成外重內輕之局。

A.分裂:305A.D.戴克里先倦勤退休,因帝位爭奪帝國重新陷入內戰。
323A.D.君士坦丁( Constantine)削平群雄,統一帝國,因為帝國經濟文化重心已移至東方,所以擴建拜占庭為新都, 330A.D.改名為君士坦丁堡。自此帝國產生新、舊兩首都,開啟了分裂之兆端。
395A.D.狄奧多西 (Theodosius)臨終時,以多瑙河、亞德里亞海為界,將帝國領土分為兩半,分由兩子阿卡第 (Arcadius)與韓諾留( Honorius)繼承為帝,阿卡第 定都君士坦丁堡,稱東羅馬帝國;韓諾留分西半部,稱西羅馬帝國,自此以後東西羅馬帝國不再復合,分裂後的羅馬帝國也已到末運。
B.西羅馬帝國滅亡及其重要:A.D.476 年日耳曼人入侵,導致西羅馬帝國滅亡,並進入歷史上的黑暗時代。
  因為實質的滅亡已是多年的事實,所以當時的人並不感覺其重要。名義上說:東帝國的繼續存在,無異乎是羅馬帝國之整個的存在。
意義:
從這年起,羅馬不再為帝國皇帝的住所,羅馬的主教漸變為歐洲最尊貴且最有勢力的人物,一言蔽之,這一年是表明「奧古斯都」被廢,「教皇」代興的重要關頭,教皇統治歐洲是中古時代特色,所以A.D476是由上古時代過渡到中古時代的關鍵。
歐洲古代文化的命運漸為日耳曼人所操持,即古代文化的曙光初雖因日耳曼人入侵和帝國政府的摧殘而漸呈黯淡之象,且進而淪入於歐洲史家所謂的黑暗時代,但此後日耳曼人始漸將他們的文化達於希臘和羅馬文化的水平線上,這並不是表明人類文化的損失,反是表明他的增益。數世紀來,希臘文化、羅馬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等三大要素融合結果,到帝國時代已被專制君主弄成再無發展餘地的僵局〈帝國時代少數人沈酣於物質享樂,多數人迷戀於宗教的慰安,便是古代文化停滯不進的表象〉,現在加上日耳曼文化的要素,使古代文化有再生和新生的可能,近代文化之所以如此豐富,如此進步者,皆有賴於此種要素之增益,所以A.D476實為人類文化命運的轉關,由羅馬人所保存和擴張的古代文化轉到日耳曼人手裡,我們便由古代史走到中古史範圍。
A.D476以後歐洲始由唯一帝國漸漸發展成許多自由的城邦和民族的國家,所以從政治方面亦有重大意義。
C.羅馬帝國何以衰亡?
  這一直是歷史學家、社會學家、經濟學家、哲學家乃至心理學家等不斷討論的題目,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各個社會也都希望能夠得到殷鑑。英國歷史學家吉朋(Edward Gibbon 1737-1794的)《羅馬帝國衰亡史》著重政治、軍事和宗教的因素,而較忽略經濟與社會力的作用,而歸納認為蠻族入侵和基督教的興起為羅馬帝國衰亡的主因。出生於烏克蘭基輔,後來在聖彼得堡任教,於俄國革命後歸化美國的羅斯托夫茲夫(Michael Ivanovich Rostovtzeff)著有《羅馬帝國社會與經濟史》指出:東方文化的衰亡常因外患且常能復興,而希臘羅馬文化則由小的城邦發展而成,但隨著對外擴張與發展,其社會結構便因階級區分而分裂,因而造成心理態度的轉向,或追逐物質利益,或沈溺於來生的憧憬,而喪失創造的力量,因而無法抗拒內部解體與外來侵略。他認為不能完全歸咎於經濟的層面,而應從更廣闊的現象去觀察,此一更廣闊的現象便是「行政的失敗和中產階級的毀滅」。二十世紀的英國歷史學家湯恩比 (Arnold Joseph Toynbee )1889-1975也認為宗教有分解力使社會不能緊密結合,但他相信基督教的興起是羅馬帝國衰落的結果而非其原因。
軍事方面:其衰落始於三世紀,軍人追逐權力與財富,變為政爭主力,不再能善盡捍衛帝國的職守。在此情形下,政權依賴軍隊,而非人民,常發生篡奪之事。塞佛留皇帝(Lucius Septimius Severus 193-211在位)以後,兵源常感不足,原來軍隊組成份子以羅馬公民為主,配以來自文明地區的帝國居民,後來士兵漸成世襲。奧理略皇帝(Marcus Aurelius 168-180在位)時,蠻族加入軍隊,三世紀後主要兵源仰賴蠻族,很多家庭子弟不願當兵,軍力恆感不足。
政治方面:自180年皇帝收養繼位的制度破壞以後,不容易再有賢君,繼之而來的是混亂和東方式的專制改革,人民失去了政治權力,便趨於政治冷感,失去積極精神。
社會與經濟方面:政治和軍事的混亂,自然有負面的影響,另外自奧古斯都以來,義大利的人口增加率即有降低之勢。166年以後瘟疫流行,尤為嚴重。北非有長期旱災,義大利本身自漢尼拔戰爭以來即未真正恢復,農業生產減少,雖有新的耕作技術,農民遲遲不能採用,於是經濟繁榮不能維持,人民生活水準降低。另外強制地方政府與議會包徵稅額,不准他們離職,也對社會結構有很壞的影響。
  此外,精神與心理方面:如基督教的興起,使人民轉移精力於來世,喪失了公民精神,可能也是因素。
D.歷代史學家對羅馬衰亡的觀點各有不同:
一、 李維(LIVY,西元前59~西元17年),著《羅馬史》(羅馬編年史),指出羅馬雖有顯著武功,遼闊邊界,眾多的民族,可是隨著民族品格混亂及道德標準的降低,衰微,己經漸漸走向衰運。
二、 塔西佗(TACITUS,西元?~117年),著《儒略王朝史》《當代史》,描述羅馬官廷陰謀政爭不斷,尤其羅馬人對日耳曼人的衝突日益顯見,日耳曼人生氣勃勃,富有好戰精神,反觀羅馬人腐敗、墮落、有被日耳曼人取代之勢。
三、 聖奧古斯丁(30~?年) ,著《上帝之城》(THE CITY OF GOD
),從神學來解釋,羅馬帝國的崩潰,是現世帝國的逝去,將由另一個精神帝國取代(即基督教),暗示羅馬崩潰是因為宗教的關係。
四、 奧托﹒弗萊辛(OTTO OF FREISING ,1137年)著《雙城史》,提出在君士坦丁贈予之後,羅馬世俗政權歸于教皇所有,教(神)權超越了俗世的王權,所以教會的發展與國家的關係密切,認為教會權力的擴張,削弱了帝國對人民的統治(此為政教衝突時期的觀點)。
五、 馬基亞維利(NICCOLO MACHIAVELLI, 1531年),擴大李維的《羅馬史》範圍,以「君主論」解釋羅馬史,為採攻治理論史第一人(此為民族主義興起時期的觀點)。
六、 吉朋(FDWARD GIBBON,1737年),著《羅馬帝國興亡史》,啟蒙運動時,以理性分析羅馬文明崩潰原因,從政治演變及基督教互動的起伏,歸納出以下幾點:
1. 忠勇愛國之立國精神,因擴張而衰落。
2. 基督教的出現,使他們追求來世的幸福,不再捍衛自己國家。
3. 基督教派別之爭,對帝國分裂產生影響。
4. 宮廷政爭,城市奢靡,軍隊腐蝕。
5. 財稅不公,貧富不均,經濟來源崩壞。
6. 鼠疫流行,醫藥衛生尚差,致鼠疫流行,社會崩壞。
吉朋分析最為完整,是孟德斯鳩,伏爾泰等啟蒙大師後,最重
要的一位。
七、 蒙森(亦譯孟森,THEODER MOMMSEN, 1817~1903年),著《羅馬文化史》偏重羅馬之偉大而不在其衰亡。
八、 湯恩比(ARONLD. J. TOYNBEE 1889年),著《歷史研究》一書,強調文明均會經生長、茁壯、繁茂、枯萎四階段,即文明的誕生及死亡。
九、 德國史賓格勒著《西方的沒落》,以春、夏、秋、冬循環論,論文明之起衰與再生。
十、 俄裔美人羅斯托夫茲夫(MICHEL J. ROSTOVTZEFF)著《羅馬帝國社會經濟史》,採社會階級論,以為中產階級,農人及軍人的結會而使帝國崩潰。
每一位史家所處的時代不同,解釋的觀點與其時代思潮背景有關,大體上不出政治,社會,經濟,思想(宗教)軍事...各項。
參考資料:http://homework.wtuc.edu.tw/~wenlurg/forghis/0220-1-7-i.htm
參考資料
網路參考資料+

相關詞:
羅馬帝國艷情史, 神聖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方塊, 羅馬帝國遊戲, 羅馬帝國豔情史, 東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衰亡史, 羅馬帝國密技, 羅馬帝國第九軍團, 羅馬帝國滅亡
羅馬帝國, 西羅馬帝國, 羅馬, 古羅馬帝國, 奧古斯都, 日耳曼人, 義大利, 法蘭克王國, 湯恩比, 羅斯托夫茲夫
[ 快速連結 ] 其它回答( 1 ) | 意見( 7 ) | 評論( 0 )
發問者評價 ^^ 謝謝
發表你的評價

加入追蹤
轉寄朋友
友善列印
看另一則問題
馬上按讚 加入 Yahoo! 奇摩 知識+ 粉絲團


多益700分線上測驗題庫
免費下載空姐英文教戰手冊
3分鐘立即測你的英文力!
相關問答
[ 世界史 ]
關於歷史上的羅馬帝國!
[ 世界史 ]
東羅馬與西羅馬帝國的歷史??
[ 世界史 ]
羅馬帝國的興衰
[ 世界史 ]
歷史問題---神聖羅馬帝國---歷史達人請進
[ 世界史 ]
羅馬帝國有很多土地有什麼好處?
[ 世界史 ]
羅馬帝國對西方文化的貢獻
更多
其他回答(1)
意見(7)
相關評論(0)

001
回答者: ¤頑皮¤˙˙˙˙呆ㄦ°〃 ( 初學者 5 級 )
回答時間: 2005-10-11 21:29:51
[ 檢舉 ]
屋大維(Augustus Caesar Octavian Octavius)於31BC. 打敗安東尼(Marcus Antonius)之後,在羅馬已無政敵,雖然他以"恢復共和的羅馬"為號召,而且他刻意掩飾其權力來自於軍事力量的事實,並且從不以統治者自居,但是他接受了元老院給他的特殊榮銜,27B.C.是,元老院稱為奧古斯都"Augustus",意為偉大的神聖者, 到28B.C,時,他被稱為"第一公民"(Princeps)29 B.C.時,元老院又給他"統帥"(Imperator)

所以他實際上已經是個皇帝,被認為是羅馬帝國第一任的皇帝

 

所以Princeps 其實就是"總統"(president)的字源,而Imperator就是"皇帝"(emperor or imperial )的字源

 

在經過數百年的榮景之後,到了"五賢君"最後一位的奧理略皇帝(Marcus Aurelius)死後,其子康莫德士(Commodus)即位後,因沉迷於賽車與競技(可看看電影"神鬼戰士",康莫德士的確是那種調性,喜歡自己下格鬥士場自己打,不過他不是死在麥柯西穆的手上,而是在指壓中心時,被指壓美眉幹掉)步入了中衰,其後皇帝的廢立生死落入了軍方,235~285的50年間有23個皇帝,沒一個活的長的

 

這時戴克里先(Diocletian)於234年,為軍隊擁立成為皇帝,進行了一連串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他將政治中心東遷到小亞細亞的尼克米帝亞(Nicomedia.位在今天土耳其西北部的伊佐米特Izmit),而羅馬另立部將麥西米連(Maximilian)為"佐帝"(Co-Emperor),此為羅馬帝國分治的開始

 

到了323年,康斯坦丁(Constantine或譯君士坦丁)統一群雄,決定在拜占庭正式建都

為"康斯坦丁堡"(Constantionople),整個羅馬帝國更是希臘化, 和原本的羅馬,逐漸走向差異,西羅馬有愈來愈多日耳曼移民的移入而日耳曼化

 

而在379年,狄奧多西皇帝(Theodosius)決定將羅馬帝國,以亞德里亞海一分為二,從此兩個羅馬帝國永未再合

 

到了476年,西帝羅穆洛斯.奧古斯都(Romulus Augustulus) 在對抗日耳曼人入侵之戰時戰死,日耳曼領袖奧圖瓦卡(Odovacar)自號為新的義大利王,西羅馬帝國就此結束

 

東羅馬帝國則到1453年才告終結

 

FOR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01114880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羅馬帝國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ajdiw98 的頭像
    cajdiw98

    兔兔裝清純

    cajdiw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